2017年中国饮料市场深度解析:健康、升级与新赛道296

作为一名中文知识博主,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回顾2017年的饮料市场,剖析那些深刻影响行业走向的趋势与变化。


2017年,对于中国的饮料行业而言,无疑是充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它并非是一个爆发式增长的年份,却是一个承前启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年,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健康理念深入人心,新技术、新渠道也悄然改变着市场的格局。昔日巨头面临转型压力,新兴力量则凭借创新异军突起。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解析2017年中国饮料市场的风云变幻,探寻那些为未来奠定基础的深刻洞察。


一、宏观背景:消费升级与健康意识的觉醒


要理解2017年的饮料市场,首先要把握两大宏观驱动力:一是“消费升级”,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使消费者购买力增强,对产品品质、品牌、体验的要求水涨船高;二是“健康意识的觉醒”,随着中产阶级崛起和互联网普及,人们对食品安全、营养成分、生活方式的关注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促使饮料行业从传统的“解渴”需求向“健康、功能、个性化、情感联结”等多维度价值转变。


二、品类兴衰:传统巨头承压,新兴品类崛起


1. 碳酸饮料:昔日霸主的光环渐暗


2017年,碳酸饮料市场继续承受着消费者“控糖”浪潮的冲击,销量增速放缓甚至有所下滑。传统含糖碳酸饮料的市场份额持续被其他品类挤占。面对困境,各大品牌纷纷加码“无糖”、“零卡”产品线,通过调整配方、推出新口味等方式积极自救,例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零度/无糖系列表现抢眼。这标志着碳酸饮料品类已开始从单一的口味竞争转向更加健康的细分市场。


2. 瓶装水:稳健增长,高端化显露锋芒


作为市场体量最大的品类之一,瓶装水在2017年保持了稳健增长。但值得关注的是,市场进一步向“天然、健康、高端”方向发展。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普通纯净水,对水源地、矿物质含量、弱碱性等特点的关注度提升。依云、斐济水等进口高端水持续受到追捧,国内品牌也纷纷推出中高端矿泉水产品,如农夫山泉的玻璃瓶高端水、百岁山等,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功能性水饮(如富氧水、维他命水)也开始崭露头角,预示着瓶装水市场未来将更加细分。


3. 茶饮:新中式、跨界与健康热潮


2017年是茶饮市场蓬勃发展的一年。一方面,以“喜茶”、“奈雪的茶”为代表的“新中式茶饮”品牌异军突起,通过打造时尚门店、创新产品配方(芝士奶盖、水果茶等)、强化社交属性,迅速俘获了年轻消费者的心,成为现象级消费热点。另一方面,即饮茶(RTD茶)市场也呈现出健康化、多元化的趋势。传统红茶、绿茶销量虽大但增速放缓,而花草茶、乌龙茶、冷泡茶、乳酸菌茶等细分品类则凭借独特的口味和健康理念赢得了市场。茶与果汁、茶与咖啡的跨界融合也成为新的尝试方向。


4. 咖啡饮品:便利与品质的双重驱动


中国的咖啡消费市场在2017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除了以星巴克为代表的现磨咖啡店持续扩张外,即饮咖啡(RTD咖啡)市场也成为增长亮点。消费者对咖啡的认知从“提神”转向“品质生活”的象征。雀巢、统一、康师傅等品牌纷纷推出不同风味和包装的即饮咖啡,抢占办公室和户外消费场景。同时,精品咖啡文化也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消费者对咖啡豆的产地、烘焙、冲泡方式等细节的关注度提升,带动了咖啡产业链的整体升级。


5. 果汁:两极分化,纯粹与新鲜受追捧


2017年的果汁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传统浓缩还原果汁(如含糖量较高的果汁饮料)因“健康”和“天然”属性不足而受到冷落,销量持续下滑。然而,非浓缩还原(NFC)果汁和鲜榨果汁却凭借其“纯天然、无添加、高营养”的卖点,获得了快速增长。消费者愿意为更高的品质和新鲜度支付溢价。味全每日C、零度果坊等品牌在这场健康升级中占得先机,也推动了冷链物流和生鲜供应链的发展。


6. 植物蛋白饮品:异军突起的新星


植物蛋白饮品是2017年饮料市场中一颗耀眼的新星。在健康饮食风潮下,消费者对牛奶替代品的需求日益增长,驱动了豆奶、杏仁露、核桃乳等植物蛋白饮料的快速发展。例如,椰树牌椰汁、维他奶、露露杏仁露等品牌表现强劲,新入局者也层出不穷。这一品类不仅满足了乳糖不耐受人群的需求,也因其富含植物蛋白、低胆固醇的特性,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代表。


7. 功能性饮料:潜力与争议并存


红牛、东鹏特饮等功能性饮料在2017年保持了增长态势,主要面向加班族、司机、运动爱好者等特定群体。但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的成分也更加关注,对高糖、人工添加剂等产生了疑虑。一些更注重天然成分、低糖低卡的运动饮料和营养素强化饮料开始出现,预示着功能性饮料的未来将向更科学、更天然的方向发展。


三、渠道变革:电商与新零售的崛起


2017年,线上渠道对饮料销售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电商平台(如天猫、京东)不仅是品牌推广的阵地,更是重要的销售渠道。消费者习惯于在线购买整箱饮料,并通过线上评价获取信息。此外,以盒马鲜生、超级物种为代表的“新零售”模式开始兴起,它们将线上线下融合,提供更便捷的购物体验和更丰富的产品选择,也为饮料品牌提供了新的销售场景和营销思路。


四、营销创新:年轻化、社交化与场景化


面对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崛起,饮料品牌的营销策略也变得更加多元和创新。


* 年轻化内容: 与热门综艺、影视IP合作,推出定制款产品包装。
* 社交媒体互动: 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小红书等平台进行品牌传播和用户互动,KOL(关键意见领袖)营销日益重要。
* 场景化营销: 针对不同的消费场景(如运动后、办公时、聚会中)推出专属产品或营销方案。
* 体验式营销: 新中式茶饮店的排队盛况就是体验式营销的极致体现。


五、总结与展望


2017年的中国饮料市场,是一幅由“健康化、高端化、个性化、多元化”勾勒出的转型画卷。传统品类并非走向消亡,而是通过创新与升级寻找新的增长点;新兴品类则乘势而上,满足了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渠道的变革和营销的创新,更是为行业带来了无限可能。


这一年奠定的健康消费理念、精品化趋势和数字化营销策略,在随后的几年中持续深化,甚至成为了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对于饮料企业而言,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深刻洞察消费者需求,勇于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017年,无疑是中国饮料行业发展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

2025-10-23


上一篇:解锁创业新据点:创客咖啡市场深度剖析与运营策略

下一篇:黄桃市场深度解析:锦绣黄桃的机遇、挑战与未来趋势